第 26 屆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ART TAIPEI 2019 由大象藝術空間館負責人-鍾經新女士開創大器主題-「光之再現」,將傲人的歷史蛻變地更加奪目亮眼,展現華人藝壇的無限可能性。「光」,暗示了時空的存在,是空間的堆疊與推展,也是時間無聲的腳步,縱使歲月更迭,ART TAIPEI 仍試圖在幻化無窮、液態顛覆的時空中,以留存時空之光並綻放永恆為目標,將光暈投射於眾人眼前,勾勒出觀者心中磅礴的藝術藍圖,共譜藝術靈光的奧意與無窮的餘韻。我們期待,透過展會,觀者將美感經驗內化為深刻感悟,從中淬煉出恢弘的視野。
該年度的 ART TAIPEI 在逆勢中成長,展商數量不降反升,總計 141 家畫廊有來自 12 個國家地區,包括國內畫廊 65 家、海外畫廊 68 家、MIT 新人推薦特區畫廊 8家、其中 35 家是首度參展畫廊,更有全台 849 名師生參與藝術教育日活動。特別的是,畫廊協會今年首度與公視合作,企劃一系列共 6 集電視節目「藝術的推手」,向觀眾揭露展會背後藝術產業的默默耕耘承繼前兩年的戰後台灣藝術史主題,今年仍然邀請白適銘教授策劃「越界與混生—後解嚴與台灣當代藝術展」,以 20 多位當代藝壇活躍的藝術家創作脈絡為文本,梳理出 1980 年代至 2000 年之間當代藝術發展的相關議題,本屆 ART TAIPEI 呈現的國際級公共藝術,從不同文化觀點,探討人類自身存在與外在無形力量的關係;香港藝術家黃宏達的「巨掌峰」是一座高 3.5 米,由環帶狀 LED 製成,形如巨大手掌的科技藝術裝置,Beverly Barkat 來自以色列,「After the Tribes」是藝術家於 2018 年完成的創作,曾在羅馬 Boncompagni Ludovisi 美術館展出。靈感源於以色列 12 支派與聖經申命記 15 章 16 節,透過金屬和PVC構築一道鏤空牆面,分割出動線,讓觀者在前後行走時關照空間與個人內在心境,Train of Wishes (Poco Loco) 如意火車出自印尼藝術家 Nyoman Nuarta 之手,同時響應了台灣政府規劃的「新南向政策」,國際當代藝術家徐冰「背後的故事:春雲叠嶂圖」是一件綜合媒材裝置,藝術家則利用中國古代名作與光影成像,將深奧的藝術史議題,導入日常經驗,讓觀眾發現易被忽略的平凡細節。深圳的年輕藝術團體墨子(MOTSE),將帶來「Tom」、「四時不惑」、「ENDLESS」三件大型新媒體藝術,揭露人類主體在社群網絡之下受到權力控制。
此次 ART TAIPEI 特與日本現代美術商協同組合(Contemporary Art Dealers Association, CADA)合作,聯手 12 家日本畫廊,劃設專屬展區,梳理日本戰後藝術家與精彩作品,已邁入第 26 年的 ART TAIPEI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除了是台灣最佳的國際藝術交流平台外,更富含豐沛的藝術教育資源。有鑒於此,自 2016 年起即與教育部合作「藝術教育日」,邀請偏鄉及原住民小朋友至世貿一館參與此台灣年度藝術盛會。由於師生反應熱烈,參與人數節節上升,理事長鍾經新表示今年的 ART TAIPEI 並不受外來博覽會介入的影響,反而是在逆勢中成長,展現亮眼的突出表現,五天展期內,多元的文化觀點在臺北世貿一館精緻展覽空間中交流密集;國際策展人王純杰三年來對 ART TAIPEI 的觀察認為:上海、香港出現了當代藝術博覽會同質化傾向,台北藝博的組織策劃者早就意識到文化發展的問題,將台北藝博會不斷演變和提升。ART TAIPEI 已建立了自己獨有的風格和面貌,並充分發揮其影響力,延展藝博會的創造性功能,有力地推廣藝術教育,成為市民的文化節日。特別在今屆藝博會場中,設立台灣當代藝術的主題區,選擇代表性的台灣當代藝術家們,將他們的創作置于台灣自身的社會歷史進程中的對話語境中,更加飽滿立體的呈現和演譯藝術們的創作。同時,台北藝博會有意識的呈現出東南亞多元而豐富的藝術面貌,并有力度的支持新興年青的藝術畫廊。這反映出本屆台北藝博具有的個性和文化擔當。在鄰近城市和本地藝博會競爭中,台北藝博近來年年創新,充滿朝氣,台北藝博越辦越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