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何收藏?從近年兩檔臺灣美術史展覽到ART TAIPEI
撰文:書院街五丁目的美術史筆記
近年,全球藝術市場歷經頗為動盪的衝突與轉型,包含Covid-19限制藝術品流動與實體展示、NFT出現帶來新的生產與商業模式、年輕世代藏家興起、社群媒體普及對拍賣行為的影響等。觀察去年「ART TAIPEI 2021」的景況,上述因素都涉入其中,增添活動變數之餘,也引起廣泛的討論。
其中,收藏族群與收藏型態的變遷,與當代科技與社會型態的劇變有所呼應,衝擊過往的藝術價值觀。然而,在競逐著全球藝術圈流行的同時,不妨重新思考臺灣「收藏(Collection)」行為的流變與歷史脈絡。本文將以近年臺灣美術史展覽所揭示的研究成果為中心,並與ART TAIPEI的發展略作比較。
日治時期官方收藏的流轉
2021年,臺中國美館舉辦「進步時代-臺中文協百年的美術力」,梳理楊肇嘉、林獻堂等中部地主資產階級,日治到戰後初期的收藏贊助行為,並基於社會學的研究視角,連結贊助活動與社運網絡間的關係。而北師美術館另一大展「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則將展覽部分焦點放在臺灣1970年代後,畫廊產業興起的時間點。具備藝文素養與熱誠的中產階級藏家興起,他們與藝術家建立良好的交誼,積極與之交流並購藏其作品。如今回頭檢視,當時臺灣畫廊產業的出現可謂承先啟後,承襲日治時期的美術發展,並以出口帶動的經濟奇蹟為養分,將臺灣藝術帶往下一階段。
戰前與戰後民間藝術贊助
除了殖民政府,日治時期以地主、資產家為首者,也具有收藏藝術品的熱情。其中,當代學者若林正丈所稱的「臺灣漢族本地地主資產階級」,視收藏、資助臺人藝術為民族主義的表現。如臺中仕紳、社會運動家楊肇嘉曾言:「我不願見異族人士專美,我要使臺灣人也能與日本人相儔」。對他們來說,「收藏」並非僅基於藝術鑑賞與裝飾空間需求,而是民族文化運動的軟性展現。
2021年,臺中國美館舉辦「進步時代-臺中文協百年的美術力」,梳理楊肇嘉、林獻堂等中部地主資產階級,日治到戰後初期的收藏贊助行為,並基於社會學的研究視角,連結贊助活動與社運網絡間的關係。而北師美術館另一大展「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則將展覽部分焦點放在臺灣1970年代後,畫廊產業興起的時間點。具備藝文素養與熱誠的中產階級藏家興起,他們與藝術家建立良好的交誼,積極與之交流並購藏其作品。如今回頭檢視,當時臺灣畫廊產業的出現可謂承先啟後,承襲日治時期的美術發展,並以出口帶動的經濟奇蹟為養分,將臺灣藝術帶往下一階段。
ART TAIPEI與當代藝術收藏的轉向
1992年,「中華民國畫廊博覽會」(即ART TAIPEI的前身)開幕,除了承接臺灣本土中產階級作為藝術品購買主力的景況外,也與臺北雙年展(1996),一同擔負與海外藝術市場接軌的領頭角色。有趣的是,1980年代後,臺灣本土意識崛起,臺灣藝術史書寫正方興未艾,臺灣前輩藝術家作品在市場上水漲船高,某種程度上似乎也與1930年代地主階級藝術收藏與贊助,支持臺灣藝術家創作的舉措有所呼應。
到了21世紀,歷經網際網路發展,連帶導致「收藏」這一觀念面臨巨大變革。2021年,NFT(非同質化代幣,Non-Fungible Token)在ART TAIPEI成功售出,頗具歷史意義。如索卡藝術中心與方文山合作的《龐克貓史汀》,其展出與交易一直處於展覽話題的焦點。乍看NFT衝擊著傳統實體收藏為主的藝術價值觀,但回顧臺灣藝術收藏史,經過數位加密後的區塊鏈,不過只是個人收藏空間的虛擬延伸。
如今,不同的社會階層、族群都能在博覽會、畫展甚至市集建立起自己的收藏,亦不須回應殖民、民族等複雜議題,雖說難免引來市儈、商業化的批判,但「收藏」行為背後的幸福感與喜悅,無論是什麼時代,才是真正彌足珍貴的收穫。
--以下參考書目依編輯情況選擇上刊--
參考書目:
1. 劉錡豫,〈尚待「再發現」的臺灣美術清單:淺談日治時期與國民政府的公部門收藏〉,《藝術認證》,No.98,(高雄:2022-06),頁54-67。
2. 若林正丈,《臺灣抗日運動史研究》,新北:遠足文化,2020。
3. 林振莖,〈嫁接民族運動與美術的橋樑:論楊肇嘉與臺灣美術贊助〉,《臺灣美術》, No.90(臺中:2012-10),頁70-85。
ART TAIPEI 2022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展覽資訊
貴賓預展
10.20(四)-10.21(五)
預展時間
10.20(四)15:00-21:00
10.21(五)11:00-14:00
展覽日期
10.21(五)-10.24(一)
展覽時間
11:00-19:00(10.24至18:00)
展覽地點
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展覽大樓-世貿1館,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段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