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於本月 16 日下午與上海寶龍美術館,在美術館小劇場聯合舉行「亞洲巡迴藝術論壇 | 上海站」。畫廊協會理事長鍾經新表示,近年亞洲受到外來藝博會的強勢進入,對本地藝術生態產生了變化,特別選定了香港、上海、台北三個地區舉辦巡迴論壇,深入討論藝術產業對此現象的自體觀察與因應之道。公共藝術對於上海的城市型塑已起了重要成效,因此上海場次聚焦在公共藝術為藝博會所帶來的效應,首場講座定為「公共.藝術.藝博會」,探討公共藝術的設置如何成為大眾親近藝術的重要媒介。講座由國際藝評人協會台灣分會理事長謝佩霓主持,邀請畫廊協會理事長鍾經新、上海美術學院副教授及策展人馬琳、青鳥新媒體藝術藝術總監林俊廷共同主講。謝佩霓理事長由台灣公共藝術設置源流開場,指出藝博會與商業空間如何將公共藝術作為亮點,凝聚大眾環境意識、建構未來世界想像,引導三位與談人圍繞相關議題。
鍾經新理事長談到,1986年雄獅美術雜誌專題報導,將公共藝術觀念與操作技術引進台灣,1998年文建會訂定發布「公共藝術設置辦法」,正式開啟台灣公共藝術設置之門。ART TAIPEI 自 2012 開始引進公共藝術,並從 2016 年正式設立公共藝術申請辦法,不僅由大會邀請,也歡迎參展畫廊提供精彩作品甄選,使藝博會呈現多樣風情。而林俊廷總監以自身創作經驗出發,擴及公共藝術與觀者的有趣回應。他舉例 2016 年曾在 ART TAIPEI 展出新媒體藝術「造象」。隨著科技日新月異,3C 用品成癮躍升為人類共同的課題,於是他設計互動科技,促使觀眾抬起頭。民眾用電子載具掃描作品,選擇辭彙後,會發現 12 米高的屏幕上冒出相關圖像,再與作品對照觀看,「有不識漢字的外國小朋友在作品前,竟玩了整整半小時」,林俊廷說道,因為作品隨機變化性高,所以吸引許多觀眾駐足。
最後是策展人馬琳教授累積多年籌劃展覽經驗,提出上海公共藝術介入生活的情況,並表示,要讓藝術品從美術館進入開放空間實非易事,除了要說服藝術家走出美術館,還要讓商家放棄財務數字與顧客休息空間,同時讓他們接受難以理解的作品。不過,她也認為公共藝術由於設置環境多變,使得策展角度可依展示方法而有更多可能性。第二場講座「收藏美.美的收藏」延續前述「公共藝術」學術之探討,轉換角度關注另一面的感性。由上海寶龍美術館副館長呂美儀主持,邀請 Lisson Gallery 總監董道茲、artnet 商務拓展總監王藝迪、收藏家李慧娜交互在回溯梳理「公共藝術」收藏的情結中,道來有情思的收藏小故事。
作為不同領域的代表,他們先分享了對「公共藝術」的概念定義。放在公共場所的作品就是公共藝術嗎?公共藝術的價值性又體現在哪些方面?王藝迪認為公共藝術在與環境相融中被賦予了新的意涵;例如道格.阿提肯(Doug Aitken)在瑞士的作品「海市蜃樓.格施塔德(Mirage Gstaad)」不鏽鋼鏡面折射出四季的景色更迭,使之融入自然風景。而近年的新媒體藝術浪潮,或許也將開闢公共藝術的新方向。此外,「公共藝術」應有三大特性:公共性、藝術性、在地性。其中,最具特色的在地性,是否會阻礙其收藏?例如以德國漢堡車站的自由雕塑為例,反思東西德統一交易不平衡的歷史穿透,在亞洲或其他國家似乎就銳減了收藏價值。王藝迪則指出,在地性會鼓勵收藏,有關係、有含義,才能撬動潛在藏家的內心,又或者企業收購藝術品成為藝術行銷模式,更增添跨界收藏可能性。
最後,論及對藝博會「公共藝術」展區的關注。李慧娜表示公共藝術會吸引非藏家群體對藝術的興趣;董道茲則認為,不是所有博覽會都合適,因為公共藝術花費昂貴,需要機構或大藏家收購回本,除非藝博會夠成熟,或深具歷史及重要性,才能破解難題;王藝迪從媒體角度指出,「公共藝術」是展間的亮點, 可發掘新聞,是醒目的指標,能激發與觀眾的互動。論壇結束當晚,於上海寶龍美術館舉辦了貴賓晚宴與 ART TAIPEI 亮點介紹活動,更首度播放 2019 ART TAIPEI 的 30 秒短片,預告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的精彩魅力。由呂美儀副館長與鍾經新理事長相繼獻上祝福,誠摯歡迎貴賓們蒞臨今年 10 月 18 至 21 日在台北世貿一館隆重舉辦的 2019 ART TAIPEI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一同見證亞洲巡迴論壇最終站:台北站,並預祝 2019 ART TAIPEI 圓滿成功!期待今年深秋,在台北與各位貴賓相聚,沉浸於美好的藝術饗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