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料峭時節,南部的陽光很溫暖,灑著陽光的午後,邁入第9屆的 ART TAINAN 台南藝術博覽會(台南藝博)在3月14日於香格里拉台南遠東國際大飯店畫下精彩句點,4天的展會為近年正急速發展的台南古都捎來春的氣息。去年受到新冠疫情影響,老字號台南大億麗緻酒店吹熄燈號,但藝術之光不會因此熄滅,今年展會移師到鄰近台鐵和成功大學的香格里拉台南遠東國際大飯店,對遠道來訪的觀者而言更加便利,每個房間都飽覽台南美景,畫作懸掛其間,實踐藝術生活美學,人們以藝術滋養心靈,回應這個充滿不確定的年代。
歷時9年 打響台南藝博名號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畫廊協會)以提昇藝術層次、推廣藝術教育、建立合理市場秩序等目標為己任,深耕台南9年,試圖打造台南最具指標性的當代藝術展會,逐漸為台南藝博打響名號。台南藝術博覽會的前身為府城藝術博覽會,於2012年開始舉辦,2013年由時任理事長張逸羣在身為台南子弟的使命感召下,推動改名為 ART TAINAN 台南藝術博覽會,呈現更加符合當代美感的品牌形象。

2012府城藝術博覽會,奇美實業創辦人許文龍先生現場參觀

2012府城藝術博覽會,時任台南市市長賴清德於現場參觀
將府城藝術博覽會正名為「ART-TAINAN-台南藝術博覽會」,與臺南市文化局局長葉澤山及時任臺南市市長賴清德共同參觀首屆臺南新藝獎.jpg)
2013年,時任理事長張逸羣(畫面中間橘色衣服)將府城藝術博覽會正名為「ART TAINAN 台南藝術博覽會」,與臺南市文化局局長葉澤山及時任臺南市市長賴清德共同參觀首屆臺南新藝獎
台南藝博的成功體現在歷年來不斷增長的參觀人次、參展展商的數量,以及售票的數量等相關數據。台南藝博總參觀人次已突破40,000,並於2021年為台南市的觀光消費和產業效益創下6,500萬的產值。根據畫廊協會統計,觀展人次以2016年為分水嶺,達到每年平均8,000人次,並在2021年創下8,500人次高峰。台南藝博做為台南市推廣當代藝術的重要平台,在參展的展商數量也創下紀錄,2021年參展展商達到56家,較過往成長將近3成,疫情期間則有2家國外畫廊首度參展,顯示不僅產業界對於台南市的藝術市場信心足夠,也有國外畫廊相當看重台南的藝術市場。9年的耕耘也顯現在票務成績,2021年現場門票銷售成長1倍,網路售票成長2倍,從售票數量的增長也可以看出台南藝博在推廣藝術教育,提昇藝術層次的成效。

2016台南藝術博覽會是參觀人潮的分水嶺,參觀人數比以往增加超過3000人

2021台南藝術博覽會開幕記者會現場官蓋雲集、熱鬧非凡
成功關鍵 產官學眾志成城
台南藝博的成功並非一蹴可及,它是集各方要素,在經年累月與眾志成城的齊心協力下一步一腳印走到現在。台南藝博主辦方畫廊協會自2013年起就以「建立市場秩序,透過畫廊專業與藝博會平台,讓青年藝術家更順利進入市場」為目標,與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合作推動舉辦「臺南新藝獎」,在學術與產業雙軌下注入當代藝術的種子,翻轉古都台南的印象。臺南新藝獎以扶植40歲以下的台灣青年藝術家為主,在9年的耕耘下已是年輕藝術新星的發聲平台,堪稱台灣最有人氣的藝術獎項之一,獲獎藝術家在台南藝術博覽會展出,並於展會結束後由在地畫廊接棒,進行為期一個月的主題展覽,延續臺南當代藝術的熱度與話題。

2021台南藝博,臺南市長黃偉哲與臺南市美術館榮譽董事長陳輝東、董事蘇憲法,及畫廊協會理事長張逸羣參觀臺南新藝獎

產官密切合作:2021台南藝博展商晚宴與新藝獎頒獎典禮,圖右為畫廊協會理事長張逸羣,左為畫廊協會秘書長游文玫
臺南新藝獎的徵件數量也逐年增加,據統計2020年徵得逾380件作品,2021年報名人數突破400,共426人參與,創下歷屆最多報名人數。台南藝術博覽會與臺南市政府的合作也在時間的發酵下變得日益頻繁,建立起更緊密的互動,例如2020年首辦虛擬實境線上藝博的VARTTAINAN,臺南市市長黃偉哲與臺南市文化局長葉澤山義不容辭拍攝輕鬆的宣傳短片,將VARTTAINAN的形式透過社群媒體介紹給全國觀眾。2021年黃市長也特別為了宣傳台南藝術博覽會與臺南新藝獎錄製影片;葉局長則以平易近人、幽默風趣的影片腳本,與畫廊協會理事長張逸羣共同呈現官方與產業積極合作的另一個面相。

畫廊協會理事張逸羣與臺南市政府文化局長葉澤山共同拍攝幽默的影片,於社群媒體上宣傳台南藝博與臺南新藝獎
藝術教育的推動是台南藝博背後看不見的成功因素之一,台南藝術博覽會9年來在台南當代藝術教育推廣上扮演重要的角色。觀眾除了藉由參觀藝術博覽會認識各畫廊推薦的藝術家,也能透過展會期間舉辦的藝術講座,充實典藏知識。舉例來說,2018年台南藝術博覽會擴大規模舉辦「藝術品的保存與修復」講座,推動藝術典藏實務教學,幫助收藏者建立保存藝術品的知識。

2018台南藝術博覽會講座「藝術品的保存與修復」

2021台南藝術博覽會參觀臺南市美術館 - 美術科學研究中心
延續至2021年,台南藝術博覽會與臺南市美術館美術科學研究中心合作,邀請貴賓實地參訪美科中心;並由美科中心帶來專題講座,與大眾分享專業藝術修復與收藏保存的知識。而每年固定推出的「藝術服務人才培養運用計劃」,更是結合在地學院、協助未來願意投入藝術產業的有志青年累積實務經驗的重要計劃。2021年則加入「教育課程鏈結計劃」,由班級導師帶領學生參與藝術講座,並在課程結束後實際參觀台南藝術博覽會,藉由藝術博覽會進行藝術教育,深耕產業人才並推廣全民藝術。

2021 台南藝術博覽會講座結合「教育課程鏈結計劃」,推廣全民藝術教育

「藝術服務人才培養運用計劃」,深耕視覺藝術產業人才
細心耕耘 精緻的藏家分眾
畫廊協會特別注重在地藏家服務,面對擁有豐厚歷史文化的台南,其孕育著收藏實力堅強且低調的藏家族群,於2014年在台南藝術博覽會推出「First Art 我的第一件收藏」,由專業畫廊推出適合做為第一件收藏的藝術創作,打破一般人對於藝術品高不可攀的既定印象;此概念於2018年升級為「knock knock, ART! 藝術敲敲門」,延續適合做為第一件藝術收藏的概念,針對潛在的新興藏家推出輕巧收藏且兼具市場潛力的作品,拓寬以往對於藝術收藏認識的窄門。

台南藝術博覽會推廣「First Art 我的第一件收藏」,打破收藏高不可攀的印象

「藝術敲敲門」,拓寬以往對於藝術收藏認識的窄門。
2021年則與品牌酒商合作,以「說故事的人」為主題,於台南藝術博覽會前夕,在香格里拉台南遠東國際大飯店總統套房舉辦藏家貴賓預覽,在高規格的場域展出三位與台南都有不解之緣的藝術家作品,並將藏家分眾為新世代藏家、女性藏家,以及資深藏家,為其分別量身訂做專屬的貴賓體驗活動,讓藏家在品酒與賞藝術的饗宴中提前為台南藝術博覽會暖身。

品牌酒商結合參展畫廊共同舉辦的展前貴賓預覽
此外,在拓展藏家的業務上,2021 也特別邀請到台南地區上市櫃企業經營者所組成的億載會新任會長鍾杰霖出席開幕式,他也期許為事業拼搏的企業家們能夠在忙碌之餘培養欣賞藝術的眼光與興趣。新的藏家分眾策略亦成功開啟不同族群對藝術收藏的興趣,據統計,2021年有逾3成的展商表示,購藏的族群不再只是以往熟悉的面孔,透過台南藝博接觸將近7成的新藏家。這也符合畫廊協會的初衷,透過細膩且精緻的藏家服務,促進產業的發展,為視覺藝術產業開疆闢土。

2021台南藝術博覽會,億載會新任會長鍾杰霖參觀現場
9年轉變 文化古都與藝術新城
一幅畫作,一件錄像、一組裝置、一座立體雕塑,在臥室、浴室、客廳,為觀者帶來更多空間與對話的想像,藝術沒有高下之分,只有對話與交流所帶來的思想流動,每個人都有詮釋作品的自由,台南藝術以飯店博覽會的形式持續吸引人們走進飯店場域,來一場與藝術對話的視覺饗宴。臺南市文化局局長葉澤山曾說,台南藝博始於台南市縣市合併的初期,過往台南總被大眾視為傳統城市,而畫廊協會舉辦的台南藝博替台南帶來了當代的藝術作品,台南藝博的歷史也因此成為台南當代藝術史上重要的一頁,台南藝術博覽會參與了台南市由「文化古都」逐漸轉為「藝術新城」的過程。

2021台南藝術博覽會展出多元作品,並透過社群媒體現場直播

2021台南藝術博覽會展出的錄像藝術作品
經歷9個年頭的不斷演進,2021 年台南藝博的展出作品也由一開始的經典作品逐漸過度至當代的錄像創作、觀念藝術,以及使用多重媒材的創作。而多元的媒材表現也成為收藏家青睞的品項,包括當今很夯的潮流藝術,以及台南在地的年輕藝術家作品。這些成果是以在地為核心的藝術博覽會,透過產業、官方、學術界以及收藏家共同碰撞、激盪所迸發的火花;也隨著長時間不斷的努力,終究讓星星之火燃起,成為台南在地藝術產業的燈塔。